查看原文
其他

乱世英雄出晋阳之五:见龙卸甲,满门忠烈杨家将

2016-03-21 张珉 太原道


 

  杨家将满门忠烈的传奇故事是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演义,通过评书、小说、连环画、戏曲、影视以及民间的口头传承,《金沙滩》、《李陵碑》、《大破天门阵》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几乎为每一个人耳熟能详,然而,演义毕竟不等同于历史,随着杨家将故事的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



█ 杨家将雕塑


█  代县鹿蹄涧村杨忠武祠

 

  据《宋史》记载,杨业是并州太原人,一些学者经过研究认为,杨家将的祖籍是曾以“火山”为名的山西河曲,杨业的父亲杨信曾做过麟州刺史,杨家一门后来分支出麟州杨氏、太原杨氏、代州杨氏和播州杨氏,杨业就是太原杨氏的始祖。


█ 杨业画像,珊瑚虫绘制

 

  原名杨崇贵的杨业从年青时代就开始在北汉割据政权担任军职,因为军功显赫而被北汉皇帝赐名为刘继业,杨业是他归宋恢复本姓之后的名字。

 

在杨家将故事中,虽然杨业又被称为金刀令公,但他的儿子们用的都是枪,其实杨家擅长枪法是有历史根据的,长枪是古代步兵的主力兵器,杨业自创或是家传的枪法名叫梨花枪,世称三十六路花枪,《新义录》中记载说,天下有十七家枪法名家,杨家三十六路花枪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凭借精湛的武艺和骄人的战绩,杨业早在归宋之前就为自己赢得了“杨无敌”的美誉。



█ 电影《忠烈杨家将》中的杨业,郑少秋饰演

 

不过,在《宋史》的记载中,却几乎见不到杨业无敌的战绩,倒是留下了他一次次败于宋军的记载,杨业也曾因此被一度停职。

 

  为了完成统一大业、消灭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北汉政权,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三下河东,兵临晋阳。公元 963年,宋将李继勋进攻北汉,杨业与他的同袍在榆次一带战败后退守汾河桥,宋军夺桥后进逼到晋阳西城外,被杨业等北汉将领击退,这是史书中记载的杨业与宋军的第一次交锋。第二年,赵匡胤御驾亲征,杨业在争夺汾河桥的战斗中失利,损伤千余人后退回晋阳,正是在这次战斗之后,杨业一度被解除兵权。一个月之后,杨业率领数百士卒出击围城的宋军,被宋将党进击退,杨业缒城回到晋阳。这一年五月,宋军在久攻不克、北汉的契丹援军赶到的情况下撤退,杨业与北汉诸将率兵追击,获得大量的军粮及战利品。此后,杨业在洪洞两度败于宋军,所部死伤千人。


█ 香港无线《杨家将》


█ 电视连续剧《少年杨家将》

 

  杨业在一次次力量悬殊、寡不敌众的交锋中,所受的损失不过是死伤千人,这甚至没有超出一次战斗的正常消耗。北汉之所以能与北宋抗衡二十余年,以弱小的国势成为最后一个被消灭的割据势力,除了契丹远水难解近渴的军援、太原险固的地理优势之外,杨业等北汉将领功不可没,须知北汉王朝在最后倾覆的时候控制的民户只有三万五千二百余户,否则素闻杨业威名的宋太宗怎么会那样渴望收归杨业。遗憾的是,建国二十九的北汉王朝竟然没有设立史官,杨业忠心保卫北汉的战绩就这样在宋朝史官的曲笔之下佚散无踪了。


█ 电视连续剧《杨门虎将》剧照及演员合影

 

事实上,抗拒北宋统一战争的杨业更是一位洞悉历史进程、顺应时代潮流的智者,正因为如此,他才建议北汉皇帝刘继元突袭契丹援军归降宋朝以实现民族的统一而共御外侮。杨业的建议被拒绝,但没有想到的是,坚守晋阳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不是据说素怀英气的刘继元,而是忠于职守的杨业。在公元979年的火烧晋阳之战中,在艰苦鏖战三个月之后,刘继元为保全富贵而向宋太宗赵光义投降,但做为北汉臣子的杨业却仍在晋阳南城拒守苦战,直到赵光义让刘继元下达命令之后,杨业这才面对北汉皇城所在的北方拜了又拜,满怀着一腔悲愤解甲弃守。


█ 连环画《杨家将》之一《杨业归宋》


█ 一门忠烈杨家将

 

虽然北汉王朝执行的是一条联辽抗宋的战略,但据学者研究,“杨无敌”的美誉却是得名于汉辽关系一度紧张、杨业率兵防御契丹期间,辽将耶律斜轸一句“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也应证了这一点。正因为杨业有着与契丹作战的经验,所以赵太宗才会在他归宋不久即以“老于边事”的原因委以北部边防重任镇守代州,而潘美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成为他的顶头上司。在这一时期,杨业屡次击败辽兵的进犯,以至于辽军一看到他的旌旗就撤兵退去而不敢与之交锋,杨业也与潘美因为击退辽军而同时获得升迁。


█ 潘美画像,珊瑚虫绘制

 

杨业归宋七年后,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集结兵力三十万,兵分三路,挥师北伐,史称雍熙北伐。杨业做为副帅参加了以潘美为主帅的西路北伐。然而,东路主帅曹彬违背既定策略,急功近利,孤军冒进,招致惨败,并最终影响到整个战局,赵光义被迫下令全线撤退,雍熙北伐宣告失败。

 

  雍熙北伐开始后,潘美、杨业率领的西路军进展顺利,收复了山西北方州县,杨延昭部与中路军田重进所部胜利会师。由于东路军失利影响了整个战局,赵光义下令撤军,同时命令西路军护送二十余万云、应、寰、朔四州百姓内迁。


█ 燕云十六州地图

 

  然而,在如何掩护百姓撤离这一问题上,杨业与监军王侁发生严重分歧。当时寰州已经再次失陷,杨业主张兵出繁峙,从侧翼吸引辽军,掩护三州百姓依次撤离,而监军王侁则要求杨业兵出寰州,正面阻击辽军主力持行掩护任务。此时,另一位监军刘文裕赞同王侁的主张,并最终得到主帅潘美的默许,在这种情况下,杨业被迫持行这一错误决策,在极为不利的形势下孤军出战,临行前与潘美约定宋军在陈家谷接应。

 

  第二天下午,当突出重围的杨业退至陈家谷时,负责接应的伏兵早已撤离,骁勇善战的杨业最终中箭落马,被辽兵俘获,杨业绝食三天后殉国,时年五十五岁。



█ 连环画中关于杨业之死的《李陵碑》

 

令人悲愤的是,同样是为国捐躯,朝廷最初对杨业的抚恤还不如比他低四级的贺怀浦,对此,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隐瞒了杨业牺牲的真实情况。不久,宋廷修正错误,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节度,并厚恤杨家,对杨业之死负有主要责任的监军王侁和刘文裕都被除名,分别流放金州与登州,主帅潘美被削去三个虚衔。

 

陈家谷之战是雍熙北伐的最后一战,这一无关战局的战役却因为骁将杨业之死而倍受瞩目,更由于杨业死于错误指挥和援兵失约而显得尤为悲壮,各类文艺作品对此更是加以浓墨重彩的渲染,而且,杨业战死的主要原因也被描绘成为主帅潘美的有意陷害。


█ 山西电视台1992版《杨家将》DVD海报


█ 《杨家将》日本市场DVD


█ 山西电视台《杨家将》中的杨业

 

在杨家将故事中,潘美在晋阳城下被一员北汉小将追击,背部中箭,当他逃回军营,拔箭后发现上面写着杨延嗣,杨延嗣也就是杨七郎,潘美从此发誓要与杨家将为仇。然而,杨延嗣只是一个虚构人物,而当年宋军围攻晋阳时,杨业镇守东南两面,负责攻取东南两面的宋将分别是崔彦进、李汉琼,杨业与潘美并没有发生直接冲突。与之相反的是,潘美与杨业后来却有着良好的合作,并因军功而一起升迁。诚然,历代史书曲笔极多,溢美与隐恶之词比比皆是,但就目前的史料而言,杨业之死的主要责任者为王侁是准确无误的。在文艺作品,常常会为英雄人物树立一个反面对手做为陪衬以,甚至不惜篡改历史,倒楣的潘美不幸中枪,留下了千古骂名。


█ 电影《忠烈杨家将》中的杨业,郑少秋饰演

 

杨业牺牲了,他的后代继续为国尽忠,杨业的儿子,长年为国戍边的杨延昭曾上书请战收复幽州,杨业的孙子,跟从范仲淹抵御西夏的杨文广曾上《克取幽燕策》,然而,这些建议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复,宋王朝放弃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军事努力,这片抛洒了无数将士鲜血的锦绣河山,在它重新回到王朝版图的四百年间,只能化为文人笔下的悲愤与无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